以财政杠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访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天生
常德日报记者 龚兴建 王敏 通讯员 雷志祥 夏智
“全市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6.48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107.36亿元,占全市的43.56%。去年全市纳税上亿元的企业13家,主要集中在市城区,其中制造企业仅有常德卷烟厂、金鹏印务、常德烟机、洞庭药业4家。”
10月26日中午,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天生接受记者专访时,开门见山以数据说话。透过数据看本质,杨天生话锋一转:“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我市工业财源相对比较薄弱,烟草产业依然是市本级财源的顶梁柱,去年3家烟企贡献的税收占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8.39%,‘一烟’独大、超大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杨天生说,把脉我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做出了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重大战略部署。无疑,这一战略转型切中肯綮,打蛇打在了七寸上。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杨天生表示,作为公共资金的“大管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下三方面的工作是财政部门着力推进和今后咬定不放松的重心:
一是突出财源建设,推动常德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首要的是培育税源,涵养税源,大力支持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今年,市级预算及调整预算安排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专项资金13.44亿元,同比增加4.26亿元,增长46.41%。同时,通过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兑现增值税税率下降政策,全年可为企业减税1.98亿元;仅8至9月,为91户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税款退税1.37亿元;再次取消5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全年可为企业减负约5000万元。其次是统筹财政资金,包括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市区财政统筹、上级一般转移支付和债券;最后是抓好收入征管,杜绝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二是突出绩效导向,促进常德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资金不能撒胡椒面,要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要让财政资金用得其所、效用得当,坚持问题导向、绩效导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资金变基金,将拨款变股权,将无偿变有偿,通过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效应,实现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效结合。截至9月底,政府产业基金对企业投资累计1.74亿元,支持新发放工业过桥资金2.63亿元、科技担保贷款410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2100万元,争取设立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湘北分公司,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较低成本的信贷支持。同时,要将民生问题列入优先位置,在优化保障“三保”支出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眼下所面临的短板和棘手问题。2018年市级预算安排支农资金2.48亿元,同比增长38.72%;调整预算安排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和县域干线公路建设奖补资金、计生特困家庭扶助资金1.98亿元,新增加石门县脱贫专项资金2000万元。
三是突出风险防控,实现常德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下,出台了《政府性债务应急处置方案》,全市一盘棋,聚焦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摸清债务及资产底数、划分债务责任、压减投资项目、整改及消化存量债务、统筹资金资产防范风险等工作紧锣密鼓、平稳有序,目前,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融资平台整合转型有序推进。今年来,全市进一步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大联网审计监督,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联网审计系统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也即将上线,全方位监督各单位资金使用情况。
最后,杨天生告诉记者,今年1至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62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8.12%,增幅居全省市州第6位,收入总量、收入质量均居全省市州第4位,财政运行保持平稳态势,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成效逐步显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