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清单顶层设计出炉 2018年覆盖全国
◎每经记者 胡健
昨日(9月21日)傍晚,新华社发布消息,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意见对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出了顶层设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由国务院统一制定发布,从2018年起全国正式统一实行。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负面清单制度的推出,与本届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一致,这也意味着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将全面改革。
明确企业不能干什么
意见指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在国内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级政府依法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2月9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权力清单将明确政府能做什么,责任清单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负面清单”明确企业不能干什么。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时曾说,负面清单实际上支撑着政府的责任清单:禁止做什么比允许做什么更难。负面清单更加精细化,不像之前大而化之,这实际上也增加了政府责任,要求政府要对负面清单更加熟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
意见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体不得进入;而对限制准入事项,或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应该放给企业的权力要松开手、放到位,做到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由市场主体依法决定。
负面清单制度的推出,意味着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将全面改革。财经评论员李文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负面清单管理与本届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一致。他说,以往对企业投资准入实行项目审批制度,会产生三个问题:一是资源错配,谁拿到政府批条,谁就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二是导致宏观调控边际效率下滑,对市场配置资源效果起负面作用;第三,政府权力过大就容易产生腐败。
划定改革时间表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逐渐成为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新趋势,世界上至少有77个国家采用了此种模式。在我国,随着“普惠制”渐成趋势,制度创新也逐渐取代政策优惠,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着力点。
但不少专家都提到一个问题,微观层次的管理上要推广“负面清单”管理,在宏观层次的管理节奏则需要把握好,尤其是这还牵扯到外资问题,需要分步走,不能“一刀切”。
此次意见也明确了改革步点: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的原则,从2015年至2017年,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探索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及相应的体制机制,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意见还特别要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由国务院统一制定发布;地方政府需进行调整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负面清单管理是制度红利而不是政策红利,必须考虑到系统性风险,中国要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依靠要素推动经济增长,但必须在相关准备完备时才能全面推开。“一些领域放开以后,监管能不能跟得上,对外资放开某些领域能不能合理控制风险,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需要时间去探索。”孙立坚说。
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探索方面,自贸区无疑走在了前头。今年4月20日,在对前两张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个自贸区同步实施、统一使用新负面清单。
李文海说,尽管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和刚通过的全国性负面清单,一个侧重于外资,一个着眼各类市场主体,但推广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均旨在放宽投资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而另一个关键词就是统一,这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使得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充分,避免形成政策洼地与政策高地。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