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尹正锡
2012年2月23日
同志们:
受小明市长委托,代表市国税、地税、财政三家向大会报告工作。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2011年全市财税工作
2011年,各县市区政府和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减收增支的政策考验,财税工作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为“十二五”财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收入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0.3亿元,增长29.1%;完成一般预算收入93.9亿元,增长34.1%,在2010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也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增幅较大的年份之一。其中,全市国税系统共组织入库收入37.8亿元,增长18.3%;全市地税系统共组织入库收入63亿元,增长30.3%;特别是全市财政部门组织入库非税收入29.5亿元,增长95.4%,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作出了贡献。武陵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0.1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跃上10亿元台阶的县市区;鼎城区、石门县、桃源县、澧县分别完成9.1亿元、8.5亿元、8.5亿元、7.7亿元。鼎城区投入近2亿元支持园区建设,取得了工业发展、财源夯实、财政增收的多赢局面,仅中联重科5家关联企业上缴税费就超过2.4亿元。西洞庭管理区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下大力筹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倍,有力促进了园区发展和收入增长,财政总收入增幅达66.5%,并成功登上亿元台阶,达到1.2亿元。澧县大力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实现建安房地产行业相关税收近2亿元,接近全县入库地税收入的60%。桃源县积极落实市政府决策部署,第一个完成了调整收入任务;汉寿县、临澧县克服困难,紧随其后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收入任务。
二是服务发展不断加力。全市财税部门紧扣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为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在服务项目建设年活动方面,各级财政部门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对上争资争项,全市共争取专项资金和项目投资163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国税、地税部门认真落实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水利改革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为推进“一竞赛两高潮”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年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澧县以“国家绿色能源县”、“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项目为依托,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9.8亿元,自身多渠道筹集资金4亿多元,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石门县筹集资金4.7亿元,支持了交通、水利、城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在服务园区发展方面,市财政投入2.4亿元支持了常德经开区、西洞庭食品工业园和雨润食品产业园、西湖现代农业示范区、三一重工常德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各县市区坚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共筹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亿多元,推进园区功能配套,提升了园区发展水平,新增了鼎城、桃源2个百亿园区。临澧县2011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倍;园区新入园亿元项目10个,园区入库税金比上年增长68.8%。常德经开区积极利用“国家级”身份,对上争取各类园区建设补助资金4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倍。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市财政支持财鑫担保公司将资本金增加到5亿元,进一步增强了担保实力,同时还支持成立了达晨财鑫股权投资基金,2011年新增担保融资14.8亿元,发放小额贷款6.6亿元,创业投资0.5亿元,为653户中小企业和创业主体提供了融资服务。国税、地税部门积极落实增值税转型、小型微型企业、再就业扶持等税收优惠政策,2011年为各类纳税户退减免税收8.7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西洞庭管理区加强协调服务,帮助20家企业争取了5.5亿元信贷支持;津市市在用好5亿元国有资产租赁融资的同时,以财鑫担保津市分公司为依托,为20多家企业担保融资2.8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在服务城市发展方面,市本级新增城建融资82.8亿元,一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如期推进,加快了城区扩容提质步伐;为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大局,在前两年大幅度增加创建经费的基础上,2011年市财政又追加安排创建经费8000万元,为市城区夺取“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提供了财力保障。各县市区财政切实加大投入,促进了县城和一批特色小城镇加快发展。在服务农村发展方面,市财政贯彻市委市政府对县市支持力度不减的要求,拨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2亿元,重点支持了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现代农业、农村安全饮水等建设;按照“指标不限”的原则,投入1800万元支持了90个乡镇机关改造;安排10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乡村两级低限运转保障机制,村级低限运转经费平均达到5.7万元,增长26.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积极推进,已覆盖全市1578个行政村,试点面达到41%,完成了一大批村内户外的公益事业项目,惠及150万农民;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顺利化解,乡村干部垫交农业“两税”债务清理化解工作启动试点。全市农开办系统共争取上级资金1.3亿元,支持中低产田改造7.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在服务扩大内需方面,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加强与商务部门配合,全年兑付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和家电以旧换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助资金2.7亿多元,直接拉动社会消费25亿多元。
三是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市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把民生支出作为安排重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2011年全市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15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72%。为支持完善社保体系,全市新增财政支出3.4亿元,使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提高145元,达到1152元;相关试点县市区积极落实配套投入,3个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新增参保118万人,6个县市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全市共投入城乡低保资金4.4亿元,城镇低保、农村低保救助水平分别提高到每月178元和78元,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元和13元;全市共投入8801万元,使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年3000元、1500元;全市共发放临时物价补贴2700多万元,惠及15万困难群众;市财政加大对困难社区运转经费补助和社会养老机构奖补投入,对低保边缘群体实施了就医、就读等延伸专项救助。石门县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全年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支出,同比分别增长89%、130%、37%、100%。为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市住房保障一般预算支出8.32亿元,增长78.7%,支持建成廉租房9053套、公租房1264套,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区棚户区改造12503户,建设安置公寓楼8022套。澧县多渠道筹资1.5亿元,支持建成廉租房1549套,完成棚户区改造639户和农村危房改造1200户。为支持教育强市建设,全市共拨付2.2亿元,全面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家庭经济困难、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普通高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等教育民生政策,惠及21.9万人次;全市共拨付5400多万元,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400多个;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5亿元支持新建了白马湖中学和常德特殊教育学校,设立了1000万元的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投入近6000万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为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4.8亿元支持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均次费用下降33.9%,住院均次费用下降49.6%,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1%,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率达到71.7%,“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为落实计生惠民政策,全市共拨付4100多万元,落实奖扶和特扶制度,惠及5.4万人次;市财政投入1400多万元,支持启动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扶试点,惠及1.1万人。为保障干部职工正常待遇,鼎城区切实加强资金保障,按照人平2.4万元的标准兑现了公务员津补贴,恢复了乡镇事业站所人员档案工资。西湖管理区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人均增发津补贴0.6万元。其他县市区津补贴财政保障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四是财税改革不断推进。完善了财政体制机制,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市财政变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到基层为以奖代补到县财政,增强了县级财政统筹发展的能力;制定了经开区发展工业、武陵区发展第三产业和柳叶湖发展旅游业的优惠政策,实施了常德经开区代管鼎城区石门桥镇财政体制调整,建立了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财政体制,促进了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区经济协调发展。深化了部门预算改革,市本级出台了新的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推行零基预算、综合预算,预算编制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出台了2011-2013年度市级财政预算公开实施方案,35项专项资金在相关部门网站进行了公示。各县市区部门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桃源县作为全省预算公开的试点县,取得积极进展,128个单位的预算信息全部在网上公开。强化了国库资金监管,全市对财政专户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撤并财政专户81个,共上缴国库资金近亿元;市本级强化了一系列国库资金管理制度,财政资金内控稽查机制进一步完善。强化了支出监管,积极推进政府采购规范化,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项目893项,采购预算金额26.1亿元,节约资金2.9亿元,节约率达到11.2%;积极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机构组建实现全覆盖,全市完成项目评审3077个,送审金额127.2亿元,审减金额19.6亿元,综合审减率达到15.4%;积极推进厉行节约工作,“四费”支出得到一定控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扎实开展,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及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力推进。汉寿县出台了经营性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有效提升了财政监管水平。安乡县深入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资金8257万元,有力维护了财经纪律。加强了税收监管,市国税部门探索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反避税工作,创新了非居民税收专业化管理。市地税部门推进重点税源监控,在市城区重启发票“刮奖”工作,成功运行信息管税系统平台,有效提升了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国税、地税部门联合加强税务稽查,严厉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与公安等部门捣毁制假贩假发票窝点3个,查获各类假发票28种、60多万份,有力打击了偷逃税收的犯罪行为。
五是队伍形象不断提升。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坚持以创先争优为引领,着力推进优化环境、满意机关、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财税机关和财税队伍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均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市国税局成为全市及全省国税系统中唯一连续三届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的单位,所属10个县市区国税局全部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实现“满堂红”;局机关在市直单位作风评议中名列第一,在市直效能建设与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评比中获第一组第二名,还被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工委授予“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书香机关”称号。市地税局被评为全省“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在市直效能建设与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评比中获第一组第一名,实现“六连冠”,下属6个单位被评为全省和全系统“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所属11个县市区局在当地行风测评均获第一名,石门县地税局办税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市财政局被评为“五五”普法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在市直效能建设与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评比中获第二组第二名。
过去的一年,全市财税工作能够实现难中求进,我们由衷地感到,这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也饱含着全市广大财税干部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国地财三家向各级领导、各位同仁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目前全市财税工作与党委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财税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如替代性、主体性税源不足,财源税源建设亟待取得突破;税源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征管纵横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有待进一步强化,特别是国有资源资产收益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财税管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预算公开的新要求与现有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水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四费”等非生产性支出未得到有效控制,单位财务监管和支出控管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12年全市财税工作
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今年财税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50亿元,增长15%以上;财政支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服务“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围绕上述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着力壮大收入。坚持把壮大财税收入摆在财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加强财源税源建设。突出支持工业财源建设,市本级安排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2.6亿元,大力支持重点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全民创业发展等,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支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培育百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重点财源税源。突出支持三产财源建设,市财政安排第三产业发展资金和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2亿元,重点支持发展旅游、物流、文化产业及武陵区发展第三产业等;继续支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好家电摩托车下乡工作,以扩大消费,促进三产业税收增长。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大财源建设投入,强化工作举措,打牢收入增长基础。二是坚持依法依规征管。税务部门要创新手段,加强税法宣传,营造支持税收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推进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动态分析,推行征管责任制,提升科技管税水平,加强税收清理,规范各类退减免税收工作,做到应收尽收。要强化税务稽查,税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专项检查,查处大案要案,严防税收流失;国税、地税部门要紧密配合,与相关部门一道,严厉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税收环境。财政、地税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加速推进存量房交易评估纳税工作。严格执行财预〔2010〕88号、常政办发〔2011〕33号等文件规定,落实非税收入执收责任制,将所有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金库,做大做实非税收入规模;逐步扩大基建项目非税收入一体化征收范围,提高征管效率。三是盘活国有资源资产。财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健全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源头控收、以票管收、应收尽收、规范管理的工作机制;尽快实施市城区户外广告位有偿使用收入征管等工作,努力挖掘新的财源增长点。要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经营使用审批手续,全面推进资产进场交易,建立资产经营收入上缴激励和国有资产经营报告制度,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确保资产处置收入和资产经营收益应收尽收。四是强化纵横联动机制。市政府确定2012年财政总收入增幅考核目标为2011年县市区的平均增幅。完成这一目标,压力非同小可。为确保任务完成,市政府将对各县市区财税收入实行月通报、季结账的督导机制,全年四次结账分别安排在季度考核第一名或最后一名的县市区进行,对任务完成好、收入增幅大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实行市对县市区奖补资金与收入完成情况挂钩的奖惩机制,对财政总收入达不到考核要求的县市区,将取消相关财政奖补;继续实行县市区财政总收入年度任务保证金制度,并严格兑现。这里要突出指出的是,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既需要各县市区政府积极作为,也需要征收部门全力以赴,更需要各个部门单位支持配合,征管单位一定要有“任务”意识,不折不扣地完成政府下达的征收任务;协税护税部门一定要有“责任”意识,不折不扣地当好财税收入的“保护伞”;部门单位一定要有“大局”意识,特别是财政、国土部门一定要将所有非税收入、国土出让收入应收尽收,全市上下一条心,打一个财税收入的漂亮仗。
2、着力服务发展。紧扣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今年财税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积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一个重点,两个突破”的部署,财政部门要与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从水利、交通、保障性住房、教育文化、节能减排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经费、投资评审及建设资金的保障,以财政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税务部门要继续落实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优化重点项目纳税服务,促进全市“项目建设年”活动顺利推进。二是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围绕加大水利投入,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加强水利建设基金和水资源费征管,支持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资金整合,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围绕支持新农村建设,市级财政继续安排1.2亿元,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田水利、农村清洁工程等建设,各县市区财政要切实落实好配套资金,增强合力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扩大农村信贷投放,财税部门要认真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延长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优惠、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等政策,财政部门还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监管措施,推动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探索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围绕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要积极争取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覆盖面,提高奖补比例和奖补标准,调动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围绕落实惠农强农政策,财政部门要与相关部门一道做好各类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和监管工作,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三是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税务部门要加强政策宣传,优化纳税服务,将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小型微型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扶持小微型企业的政策落实到位。财政部门要与相关部门一道,落实好免征小型微型企业3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四是积极做好融资工作。扩大城建融资方面,积极跟进宏观政策调整变化,在巩固与原有银行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发行企业债券、租赁融资、中期票据等方式拓展融资;适度放宽BT融资条件,稳步扩大BT融资;调整优化建设项目,压减部分投资,力争通过多种途径,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缩小资金平衡缺口,保障城市建设需要。帮扶企业融资方面,税务部门要切实落实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免征印花税等优惠政策;财政部门不仅要千方百计帮助担保机构扩大资本金,还要加强金融机构投入奖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贴息等财政扶持体系建设,调动银行金融业机构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着力保障民生。坚持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财税部门要积极落实促进就业的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降低创业成本,给予创业扶持,促进创业就业。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测算、投入和监管工作,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加强资金保障,推进城乡低保提标扩面,确保月均补助标准达到省定标准;继续实施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机制,稳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按照“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总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推进合格学校、薄弱学校等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中教育等国家助学惠民政策。市本级要加大投入,加快文化教育科技产业园建设,形成洼地效应;支持申报建设常德幼师学院、常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德技师学院,支持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院校,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支持城区中小学扩容改造,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校车安全建设。支持卫生事业发展方面,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240元补助标准;支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支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设备配送、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文化产业建设,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做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支持人口计生工作方面,提高计划生育奖扶和特扶标准,建立奖励和扶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三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地方公共预算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规模,确保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收益按规定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涉及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方式,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预算执行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四是推动办实事工作。市财政安排重点民生工程资金2亿元,重点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农贸市场提质改造、敞开式小区设施配套、病危桥改造、学前教育普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食用油安全等市为民办实事八大民生工程;对照省为民办实事的18项考核指标要求,加强资金筹集、拨付和监管工作。各县市区要切实做好省市县各级为民办实事的资金保障,确保各级为民办实事任务的圆满完成。五是保障基层正常运转。市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乡镇机关改造;继续实施以奖代补,鼓励县市稳步提高乡村低限运转保障水平;完善社区低限运转保障机制,努力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4、着力推进改革。要通过深化财税改革,不断增强财税工作活力。一是完善市区财政体制。认真总结上一轮市区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对市区财政体制进行调整完善,以促进完善城区功能分区,增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合力。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总结农村义务教育化债经验的基础上,稳妥推进清理化解乡村干部垫交税费等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年内基本完成化解垫交农业“两税”债务。推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经费保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推进其他财税改革。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努力细化项目支出,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加强预算公开的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公开。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力争在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方面取得突破;推进电子化采购平台建设,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政府采购监管。推进税务管理改革,国税部门要积极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税收分析预警和纳税评估体系,推进分级分类税源管理,加强对涉农、商业一般纳税人、非正常纳税户以及总代理商、总经销商、建筑耗材和砂石行业等征管薄弱环节的管理,完善卷烟、酒类消费税管理,探索建立大企业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加大非居民税收管理力度,加强所得税的监管和评估分析工作。地税部门要建立税源管理工作机制,深化重点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重点税源的管控;深入推行“五同五统一”税费同管模式,强化费金征管;着力规范行业税收管理,大力推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建立税务稽查工作长效机制。国税、地税部门还要深入推进联合办税工作,实行“一厅通办”、“同城同办”,推动涉税行政审批提速。
5、着力加强监管。这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财税工作水平的需要。一是加强土地出让收益管理。市本级组建土地出让收入结算中心,按宗地实时记录、全面核算土地出让收益相关数据,强化基础工作,细化土地出让收入结算管理;简化土地储备资金审核拨付手续,实行新的储备资金运行模式,加快储备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政府融资债务监管。优化融资债务结构,实行均衡还款;推行项目分类管理,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融资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风险动态分析,及时预测预警;稳步增加偿债基金,防范债务偿还风险。三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启动评审计划管理,有序组织项目评审;实行封闭评审,加强风险管控;启动评审外业,强化现场勘查,推动投资评审工作规范化发展。四是加强单位资产管理。全市财政部门要借助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完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收益管理制度,努力构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新格局。五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积极试点、稳步推进,探索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以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6、着力节减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深入持久地做好厉行节约工作。一是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实现公务车辆购置费用、会议及活动经费、接待经费、出国(境)出省考察学习经费“四费”支出零增长,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基建支出和有关奖励支出,着力降低行政成本。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市级2012年部门预算标准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这是市委、市政府要求各个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保障措施,各个单位一定要把经费用在服务大局上、用在落实政令上、用在履行职能上,而不是用在增加“四费”支出上;对单位职能履行不到位、“四费”支出又增加的单位,编制下年度预算时将调低经费保障档次。二是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工程、垂直管理部门开展重点检查;建立“小金库”问题监督检查制度,继续实施举报有奖政策;对发现设立“小金库”的单位,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三是加强单位财务监管。严格单位财务人员准入,筑牢单位财务管理基础;加强《会计法》执法检查,严肃处理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公务消费公务卡结算改革,加强现金支出监管;试行重点支出重点监管、财务人员单位间轮岗、违规支出约谈制度,切实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7、着力建强队伍。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全市财税系统要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完成全年财税目标任务提供可靠保障。一是推进教育培训。深入推进财税系统学习型机关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学习型干部、学习之星、学习标兵;鼓励财税干部学习专业知识,获取中高级职称,加快成就一批高素质的财税专业人才。二是推进作风改进。加强财税系统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工作提速,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窗口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提升财税干部和财税机关的形象。三是推进廉政建设。财税系统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财税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创先争优、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四种精神”;建立健全权力约束机制,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财税权力运行,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凭德才提拔使用干部,激发干部活力,保持财税系统风清气正、团结干事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税目标任务,为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