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与消费的相互转化中推动经济发展
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在当前出口增长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来拉动内需无疑是根本途径。扩大投资是必要的,大投入带来大发展,快投入带来快发展,不投入则不发展。但同时还应该看到,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消费,投资的最终目的也是满足需求促进消费。因为消费增长是扩大内需的主导、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的方向、民生改善的体现。因此在保持总量、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率的前提下,防止“重投资、轻消费”的倾向,坚持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引导投资,使投资与消费比例更加协调、结构更加合理,在投资与消费的相互转化中形成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大合力。
在扩大建设投资中
改善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既是实现消费的必备载体、扩大消费的必要前提,也是一个地区满足群众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基础产品。过去我们更多地注重生产承载力的加强,忽视消费承载力的提高,影响和制约了消费增长。因此,要通过增加投资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根据城市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和基础优势,加大仓储、运输、配送、网络等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商贸、物流、会展等功能,把区域消费中心的建设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上,加快建设商业中心,提升完善物流功能,积极培育特色街市,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把中心城市打造成为区域性消费中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消费潜力最大在农村,消费启动最难也在农村。用水困难、公路不通、供电不足等问题,就直接制约了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的使用。要顺应农民群众的需求和消费升级的需要,抓紧组织实施以电网扩容工程、公路通达工程、生活用水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工程”,为“家电下乡”、“汽车进村”提供条件,让农民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充分释放。与此同时,要更加重视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提高人口集聚度,延伸商贸流通网,形成内生消费链,构建新型的农村消费体系。
强化专项整治监管,构建诚信消费市场。扩大投资改善消费环境,我们既要注重“硬环境”,又要注重“软环境”。围绕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方式,着力消费市场的整顿规范和健康发展,加大对消费品监管专项整治和打假力度,保证消费质量,保护消费权益,保障消费安全。首先要抓住食品这个人民群众最大的消费对象,加大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有效带动食品和餐饮消费。
在扩大产业投资中
保障消费供给
市场没有边界。对于市场主体来说,内需的扩大只是市场空间的扩大,而不是市场份额的扩张。如果产业投资跟不上、有效供给保不了,消费就会拉动外需,增长必然缺乏后劲。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的有利时机,从保证消费对象入手,引导支持企业紧盯市场需求、加大产业投入、增加有效供给,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既注重生活消费的供给,又注重生产消费的供给。在刺激消费的背景下抓产业投入,决不能只盯着生活消费来抓终端产品,而且要研究生产消费来抓中间产品。把满足生产消费需求与生活消费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切实提高产业关联度、市场集中度和经济融合度。要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不断提高对设计、研发、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掌控和整合能力,推动产业向市场终端延伸、向价值高端攀升,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
既注重本地消费的供给,又注重外地消费的供给。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承接产品市场结合起来,把推动产业升级与开拓产品市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既要扩大内需,又要稳定外需,大力推进贸易主体多元化、营销网络全球化、产品制造高端化,不断提高长沙经济的外向度。大胆创新产品营销渠道,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更加重视鼓励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更加重视支持自主品牌产品营销,更加重视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品牌连锁、直供配送、融资租赁等现代营销模式,使更多的本地产品快捷方便地进入商场超市、走向世界各地。
既注重即期消费的供给,又注重远期消费的供给。一方面,既要克服发展生产时不考虑消费的倾向,从现有的生产能力、产业布局和市场品牌出发,拓展产业成长空间,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深入研究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全面把握消费升级的客观趋势,培育消费新热点。
在扩大民生投资中
稳定消费预期
只有当预期收入大于预期支出,消费预期才会不断提高,消费倾向才会更加强烈。因此,在提高消费能力的同时,必须不断扩大民生投资,切实稳定消费预期: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坚持“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工伤等保障体系,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保障能力,特别是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基金,增加优抚对象生活补助。
加大社会就业投入。要增加就业补助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失业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开发等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就业,保证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增长。逐步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和抗风险能力,由原来仅覆盖城镇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着重解决其职工参保问题,并将农民工正式纳入失业保险,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放手消费。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既是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又是民生改善的生动体现;既抓住了当前投资的薄弱环节,又切入了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可以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拉动消费需求。
在扩大信贷投资中
增加消费支出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提倡先生产、后消费,主张多生产、少消费。各种形式的直接投资,投向生产领域的多,投向消费领域的少,投资量与消费额之间存在着传导性、漏斗型、递延式的衰减。坚持扩大投资与刺激消费并举,既要通过扩大投资带动消费,更要注重引导投资用于消费,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有效增加消费支出:
倡导消费信贷理念。必须改变经济发展中“重积累、轻消费”的传统办法,改变人民群众中“重储蓄、轻消费”的传统观念,引导居民从“积蓄购物”向“信贷消费”转变,缩短消费资金积累周期,增加即期消费购买能力,推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优化消费信贷服务。着力构建消费征信体系,发展信用评估机构,逐步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消费征信制度,为推动消费信贷创造条件。适当扩大消费信贷范围,丰富消费信贷品种,尽可能地简化贷款手续、缩短办理时间,让贷款消费更加方便快捷。进一步降低消费信贷门槛。定期开展消费信贷推介,积极推动消费信贷发展。
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根据居民不同层面的消费需求,多层次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既要注重拓展住房贷款、汽车贷款、耐用品贷款等大宗消费信贷,又要注重开展小额质押消费信贷、农用机械消费信贷、教育助学消费信贷、房屋装修消费信贷、个人信用消费信贷等日常消费信贷,不断扩大消费信贷的空间和领域,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形成现实购买能力。
(来源:湖南日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