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财政精细化管理降低行政成本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具体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则是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在财政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耕细作”,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精确度,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也逐步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管理也逐步由传统感知型向科学化、精确化的数字管理型转变,管理工作的精度和细度在不断提高。财政是社会经济管理的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涉及面广,举足轻重,因此应该在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方面走在前列。
财政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财政预算管理是在既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财政收支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以更加有效地管理财政收支过程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正如我们过去所说,“计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计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关系到能否有效控制政府执政成本。近年来,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财政预算管理日益规范,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的预算管理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我们预算编制程序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一是预算编制时间短促,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二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以基数定预算”的痕迹;三是预算批准时间和执行时间不一致,执行时间早于批准时间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四是预算支出标准还缺乏较为精确的定量,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在财政收入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征管水平,降低征收成本。其中,除国家规定的相关措施外,严格控制税收减免,清理税收优惠政策。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税收政策的权威性,还有利于在规范的税收框架内努力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以有效支撑目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确保国家需求管理政策有效实施的同时,要努力确保“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重点支出需要,确保财政支出的民生保障功能。与此同时,要继续挖掘潜力,严格控制“人、车、会和网络、招待”等支出增长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创建节约型政府机关,力求达到水电费、办公费、公务用车费、会议费、接待费用“五个零增长”目标。通过“有保有控”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在实现宏观经济调节目标的同时,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为未来的经济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不断推行法制建设,以法律形式规范财政管理。强化财政法制建设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不懈的目标,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国财政法制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将相关法制建设进一步落到实处和细处,最终实现财政管理全过程和全覆盖的财政法制体系。这样能够有效杜绝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的随意性,有效防范腐败现象,进而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奠定法制基础。
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财政决策的科学合理和有效监督。加强财政监督对确保财政支出用途的科学合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有效降低政府执政成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强化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等方面的财政监督,对于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民生财政尤为重要。
(来源:中国财经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