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宏观调控政策新取向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中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地扩大国内需求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这是我国政府近10年来首次提出要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上的一次重大转向。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和财政政策基调双双调整,标志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保增长已明确成为下一阶段国内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审时度势,宏观调控及时转向
10年前,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推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为中国抵御危机冲击,保持国内经济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此种政策组合一直持续到2004年。
2004年底,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稳健”政策),并提出在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此种政策组合一直持续到2007年。
2007年底,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然而,到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散和渗透,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提“从紧”或者“适度从紧”。最近,为防止经济增速回落,中央政府发出保增长的明确信号,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十大政策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这是我国政府在经济面临几重压力下审时度势的明智选择。因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实际上已经不单单是次贷危机的压力,8年经济高速增长后的周期性回落,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转型的压力等等,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挑战。
政策力度比亚洲金融危机时大, 重在扩内需、调结构
巴曙松表示,我国政府正在采取近10年来最“令人振奋”的经济刺激方案,其政策力度甚至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还要大,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国内经济正在遭遇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的考验,需要国内各方面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通过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等手段刺激经济增长。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于1998年首次宣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当时的主要政策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税收调控功能、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以及扩大对中西部转移支付等。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与10年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类型上一样,逻辑和框架也很相似,但在内容上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将会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透过十项措施,可以看出政府调控着力点重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同样认为,从目前公布的措施来看,明显比10年前的政策力度更大。当年加大了国债的发行力度,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投入多大规模。这一次不但明确了要在哪些方面投入,还估算出了具体规模,反映出措施出台有种“时不我待”的意味。我国货币政策近10年来首次提出“适度宽松”。“仅从字面含义上来看,宽松是相对于从紧而言的,二者在操作方向上相反。”彭兴韵说。
“不过,这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信贷的全面放松,国家将在适度放松信贷的同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副研究员张斌说。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分析说:“这次实施的政策多集中在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方面,不是乱投资,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点。”
专家指出,相比1998年,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更加雄厚,而且国内市场空间和内需潜力巨大。这次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符合当前灵活审慎宏观经济政策的本意,将在今后经济发展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财政部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