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力量,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近期,笔者在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如何发挥政策手段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资金、产业、项目、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强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实力提升。2012年,我市县域内(鼎城、桃源、汉寿、临澧、石门、澧县、安乡、津市1区6县1市)生产总值达到1235亿元,是2007年的2.2倍,除津市外,各区县市生产总值都已超过1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4亿元,有3个区县超过10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61.3亿元,是2007年的2.6倍,有3个区县突破10亿元;有5个区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有6个县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万元。
二是发展提速。近些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提速,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县市相继涌现。2007年以来,先后有桃源县、澧县被授予“全省经济强县市”称号,鼎城区、津市市被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澧县2010年、2011年已连续2次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前20强。2012年,有5个区县GDP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在11%以上,最高的汉寿县达到12.3%;县域内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39.6%,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其中有6个区县市超过40%;县域内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22.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三是产业提质。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持续改善,2011年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5.8:29.5:34.7调整为25.2:37.5:37.3,一产业比重下降10.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8、2.6个百分点。一产业中,养殖业规模超过种植业,标准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二产业中工业发展迅速,2011年县域内完成工业总产值1007.7亿元,占县域内生产总值的81.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78.6亿元,占县域内生产总值的22.6%,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三产业中,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日趋活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后劲提增。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县域内相继引进、竣工了一批重大项目。像桃源的创元铝业、中联重科在部分区县市的专业工业园等一批亿元、10亿元、100亿元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市已培育出装备制造、食品、有色金属、纺织产业4个“百亿产业”。同时,“十一五”时期,全市交通建设累计投入160亿元,新建改造国省干线公路490公里,一批交通重点工程竣工通车。重大项目的支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后劲。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凸显
我市的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全国、全省相比,与经济发展强县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综合实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没有能与全国百强县、中部百强县相提并论的大县、强县。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最多的澧县,只有203.2亿元,只占位居全省第一的长沙县的23.1%;财政总收入最多的鼎城区,只有11.5亿元,只占长沙县的7.6%;全省十强县市中,我市还没有县市入围。从县域发展速度来看,2012年县域内GDP增速为11%,低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0.3、1.1个百分点。
二是产业层次不高。突出表现在县域经济中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2012年,长沙县一产业所占比重为6.7%,而我市比重最低的津市也有18.3%,其他区县一产业比重均超过20%,最高的桃源县达到28.9%。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也不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县域二产业发展也比较慢,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偏低,缺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
三是重点项目不多。近年来县域内引进入园的项目普遍较小,大项目、好项目、具有较强带动性的项目不多,这也是制约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四是发展资金不足。一方面,现行金融体制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过低,商业银行参与县市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银行吸收的本地资金没有全部投入本地发展,形成了县域资金“多出少进”的逆向流动,县域建设资金短缺。同时,由于县域园区融资平台建设的滞后和业务开展不充分,导致社会资本和企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少。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体仍是本级财政,而大部分区县市财政还是“吃饭财政”,自给程度低,2012年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占我市区县市支出的比例达75.6%,其中汉寿县、安乡县高达88.5%、83.9%。虽然县市投入的资金规模占到了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较高比例,但相对于县域园区需求仍是杯水车薪。
三、着力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上级要研究实施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门政策意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突破。
一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在推进财政“省直管县”的同时,对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进一步清理、调整、规范,加快促进省、市、县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对等,促进省、市、县财政管理体制协调。充分考虑县域的实际情况和特殊因素,加大对产粮、产油、产棉、产猪等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加大对山区县、湖区县、贫困县的财源建设支持力度,加大对湖区县的专项转移支付,减少县域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的配套比例。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出台政策,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到县市设立分支机构,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完善县域金融功能,提高县域新增贷款比重,缩小存贷差。
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从项目布局、项目审批、项目用地等方面,支持县域的基础设施项目、工业项目、民生项目建设。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扩大县域管理权限,支持基础好的县市率先发展。除国家有明文规定外,省市行政审批权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县市。(彭志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